作者:陳香(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裘山山的長篇兒童小說新作《游過月亮河》(希望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好書”2023年7月推薦書目),一個突出的創(chuàng)作特點就是向善性,即守護人性的溫暖,保持著對生活的善念和良知。她對于人間煙火秉持自己的真摯情感,無論是書中的場景還是人物,總是沉浸在日常溫情中,總是充滿敘事的感召力量。
作家關注普通人身上的堅韌、善良,也不回避他們的弱點。比如鄭老漢鄭連根起初對光伢子的態(tài)度不友好,認為兒子鄭直是因為救光伢子才失去生命的,剛開始不愿收養(yǎng)光伢子;光伢子也因為鄭老漢的暴躁脾氣,不太喜歡他,更重要的是,父母雖然因洪水而喪生,但永遠住在六歲的光伢子心中,不會離去。他們將面臨洪水退卻后的艱難日子——生活的重建和生命意義的重塑。善良的一老一小,在日常生活的磨合中,慢慢相互依賴,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老人不再酗酒,孤兒不再做噩夢,不再需要緊緊抓住那個在洪水中保命、媽媽最后一句叮嚀“別松手”的木盆入眠。他們攜手跨過人生的重要關口,共同面向生活的未來。
小說插圖 白蓮繪
作品的筆調(diào)是舒緩的,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跌宕不已,小意外和小沖突是常見的,讓作品充滿了閱讀的魅力,而且人物內(nèi)心的跌宕與生活中的小插曲,與生活的正面形成一種互文效果,在相互的對照、襯托之下,放大作品溫情的內(nèi)核。
溫情的敘事風格是兒童文學必備的人文關懷,可以給小讀者以安全感和價值歸屬感,幫助他們在涉世之初,樹立對人生、對世界的信心?!队芜^月亮河》的創(chuàng)作特色,與裘山山的文學風格息息相關。其作品像三月里的春水,溫情、溫暖,有飽滿的故事性和日常性,以小切口反映生活倫理和情感邏輯,這些都讓她的作品適合少年兒童閱讀。
情節(jié)是兒童文學作品的重中之重,沒有事實依據(jù)的情感抒發(fā)和價值評判,很難與兒童建立起閱讀的聯(lián)系。裘山山用一種接近生活真實的方式建構起符合生活真實的作品。作品貼著地面行走,關注普通人的矛盾和困惑,細膩、妥帖和結實,從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推進中,尋找生命的真諦與意義,讓作品所呈現(xiàn)的“軍民一家親”主題深入人心。
要建構起符合生活真實的作品,作家需要具備對微觀細節(jié)精雕細琢的能力。作品要有生命力和說服力,需要讓讀者身臨其境和感同身受。故事的扎實綿密,建立在細節(jié)真切可感的基礎之上。書中有這么一個細節(jié):鄭直在洪水中救人,失去生命。在帶來這一噩耗的劉連長面前,老兵鄭老漢一滴眼淚也沒掉。兩位軍官離開,他卻躲在門后捂著臉哇哇大哭,家里一個人也沒有,只有小狗彎彎陪伴他。這個細節(jié)貼合現(xiàn)實和人物心理,一名老兵強忍的堅強,最后的倔強,就這么躍然紙上,似乎就是從我們生活的本身走來,讓人久久難忘。
雖然裘山山的作品總是從當下現(xiàn)實起筆,但這個原點總會融合主人公的人生記憶,在回憶的感喟與當下講述的綿密交織中,故事更趨于飽滿,人物的形象更為立體。而貌似平靜的講述下,回憶的感喟不斷加大文本的情感內(nèi)蘊,讓作品更為撼動人心。
作品娓娓道來的敘事節(jié)奏,自然放松,清風徐來,其語氣是溫和的、體驗性的、交流性的。值得注意的還有文中小狗彎彎的視角,這是另一個兒童視角,并與第三人稱兒童視角的敘事者相呼應。作家深諳兒童視角的本質(zhì)。兒童以本能的判斷和感受來認知周圍的世界與人生。當作家以兒童視角打量陌生的成人空間時,基于孩童認知和視域的有限性,原生態(tài)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面貌一一展現(xiàn)。兒童視角下與眾不同的敘述方式成就兒童文學的純凈本質(zhì),這是兒童文學的價值歸屬之一。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8日 14版)
- 2023-11-09北京“閱讀驛站”走進社區(qū)普及防范養(yǎng)老詐騙
- 2023-11-09狄金森的園藝與詩情
- 2023-11-09散文集《地上的云朵》讀后 :體驗、學識與思想的交融
- 2023-11-08詩人的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