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年近不惑,年富力強,正是堪當重任的時候??v觀歷史,讓我們看看大宋的幾位38歲的年輕人,他們都在什么位置,都在做些什么——
歐陽修像
一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沒錯,很多人都知道,這出自宋代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政治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無論是教科書還是老師亦或百度,都說《醉翁亭記》里,歐陽修把自己的心靈沉浸到閑適、恬淡的情境里,獲得了一種平衡、和諧的感受,表現(xiàn)出他“樂民之樂”的胸懷,充滿了士大夫悠閑自適的情懷。
天圣七年(1029年)春,歐陽修就試于開封府國子監(jiān)。該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jiān)的解試,在國子學(xué)的廣文館試、國學(xué)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jiān)元和解元。接著,歐陽修在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兩個月后,歐陽修參與由仁宗皇帝主持、在崇政殿舉行的殿試,以歐陽修學(xué)識、文章和名聲,他得狀元應(yīng)該是十拿九穩(wěn)的??墒堑目墒?,然而的然而,時任主考官,他的同鄉(xiāng)晏殊覺得這個年輕人好牛啊,這么鋒芒畢露,這么一路第一殺過來,不利于他的成長嘛,讓老夫挫一挫他的銳氣,這樣走走彎路他才能更順利地成長嘛。于是,這個鐵定的狀元,只得到了唱甲科十四名,進士及第。我們絲毫也不懷疑他這個老鄉(xiāng)有什么陰暗的心理,畢竟他自己也是神童嘛。
初入仕途的歐陽修因為名聲在外,發(fā)展極其順利,景祐元年(1034年)閏六月,任館閣???,參與編修《崇文總目》,五年時間就回到了中央!晏殊果然沒有看錯,歐陽修他吃虧就吃在他這暴脾氣上。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沒錯,就是十年后寫《岳陽樓記》的那個他——給皇帝上了一幅《百官圖》,諷刺宰相呂夷簡,遂被罷黜,改知饒州。當時朝廷大小官員紛紛想辦法救范仲淹,唯獨一個馬屁精右司諫高若訥背后拍手稱快,說早就該貶了。歐陽修這氣不打一處來,公開寫了一篇我們中學(xué)都學(xué)過的罵人最過癮的文章——《與高司諫書》,“不復(fù)知人間有羞恥事”。據(jù)說當時遼朝燕山館中已有人將歐陽修的《與高司諫書》題寫在墻壁上。此雄文上沒上墻目前沒法考證,但上教材我們都是知道的,高某也因此文遺臭萬年了。當時朝廷盛傳蔡襄的《四賢一不肖》詩,將歐陽修列為“四賢”之一,不肖者,高某人也。贏了文章,輸了官場,歐陽修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1040年)初,范仲淹出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想調(diào)當年的戰(zhàn)友歐陽修為掌書記。歐陽修聽到后堅決不從:“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進可也。”當年我可以同你一起下地獄,但今天決不同你一起雞犬升天。這就是歐陽修!但是歐陽修還是被召回京。以他那臭脾氣,回到中央自然也不太平,果然又是幾起幾落。慶歷五年(1045年),范仲淹、杜衍、韓琦、富弼等相繼被罷官、外放。這時歐陽修正在河北都轉(zhuǎn)運使任上,他居然“自劾乞罷”,以“同其退”。同時,他積極上書《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要營救戰(zhàn)友們。此狀一上,歐陽修遂為“群邪”所惡,極其惡毒地攻擊他“其孤甥張氏”犯法。也就是說他私生活不檢點。于是,歐陽修又被左遷為知制誥、知滁州(今安徽滁州)。
由此可見,歐陽修來滁州,并不是一件春風(fēng)得意之事。“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可毫無疑問,歐陽修在滁州寫《醉翁亭記》時,內(nèi)心是十分快活的,得意之情都飛出紙外了。“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可以看出這老頭不但是快樂,而且是偷偷地竊樂,而且是不甘于竊樂,他要放聲歌唱,他要大聲高呼:我很快樂!我很興奮!!
那他到底樂什么呢?
原來此時,他生了一個寶貝兒子!
我王老五也有兒子了!能不快樂么?此前,歐陽修前后娶了幾任妻子,但幾任妻子都過早離世,沒有給他留下半個兒子。幾次外放,幾次續(xù)弦,他都膝下無子。在那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年代,這比仕途的打擊更讓他抑郁。仕途的不順,可以說是他心甘情愿甚至是自己要求的,而無后這個壓力,特別是有些無比惡毒的人拿他的外甥女來攻擊他,讓他喘不過氣來。將心比心,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他能不做夢都笑,能不作文都樂么?須知,文人都有一些小確幸,但又不好明明白白地、大大方方地說出來,如杜甫的大莊園非要說成是秋風(fēng)中的破茅草屋等等。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這個太守,一喝就醉的老頭,到底多大年紀?說出來會驚掉你的下巴:
是年,歐陽修38歲!
王安石像
二
茅檐長掃凈無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的詩,是個中國人,男女老幼都會背上幾首。
王安石有多牛?
下雪了,你會吟“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過年了,你會吟“總把新桃換舊符”;開春了,你會吟“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登山時,你會吟“不畏浮云遮望眼”;到江邊走走,你會吟:“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看到美人,你會吟“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作為一名詩人,夠牛的了吧?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政論文無論是思想內(nèi)容,還是藝術(shù)特色都別具一格,具有極強的說服力。王安石不作無病呻吟之文,要寫就驚世駭俗,立意高遠。不僅思想深刻,而且言簡意賅,往往“只用一二語,便可掃卻他人數(shù)大段”,為歷代文學(xué)評論家所推崇。王安石的文章觀點鮮明,不拘長短,意雄文簡,針對大宋現(xiàn)實社會矛盾和問題,針砭時弊,剖析透徹,言語犀利,“長篇則橫鋪而不力單,短篇則紆折而不味薄”,為推動變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提到王安石,人們第一個反應(yīng)還是改革家。沒錯,舉世聞名的青苗法,就是王安石變法中力推的第一大法。
除此之外,王安石還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牛”。比如,中國古代,官和吏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官是朝廷給俸祿的,酒吏、鹽吏、船吏,這些吏們卻沒有,是老王給他們爭取了公務(wù)員的待遇!再比如,王安石是仁宗皇帝親自調(diào)包的科舉狀元。
王安石自幼聰明好學(xué),讀書誦經(jīng)過目不忘。但在他十八歲時,王安石做小官的父親去世了,生活就更加窘迫。守孝三年(27個月)后,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京參加了科舉考試。王安石的文章了得,當年的主考官也非常了得——宰相詩人晏殊和歐陽修。晏殊和歐陽修兩位考官都力推王安石第一,其序列依次為王安石第一,王珪第二,韓絳第三,楊寘第四。王安石的江西老鄉(xiāng),歐陽修的學(xué)生曾鞏也在這一科,卻是科場失利,名落孫山。
說起這個第四名楊寘,也是一位牛人。楊寘他哥哥楊察在朝廷當官,而且是當朝宰相、主考官晏殊的乘龍快婿。楊寘的母親大人,主考官晏殊的親家母,考前也給這位宰相親家公送了一捆麻辣菠菜:我兒子當不了狀元,我就毀容!要說晏殊和歐陽修還是真君子,兩人硬是沒給自己的親戚和學(xué)生開后門!楊寘只得了第四名,曾鞏更是榜上無名。所以消息傳到楊寘的慶功宴上,楊寘大罵:哪個驢頭搶了我的狀元!
成績出來了,還得報皇帝欽定,晏殊就把王安石的試卷遞了上去。宋仁宗接過卷子一看,果然是好文章。字跡清秀端正,邏輯層次分明,論證引經(jīng)據(jù)典,遣詞造句文采飛揚。好文章啊,好文章!仁宗皇帝特別高興,拿起朱筆就要點狀元。可是,就在動筆之際,仁宗忽然看到一個敏感詞: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出自《尚書》,它的原文是:“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這是當年周公輔佐周成王時對成王所言,意思是說:“孩子呀孩子,你對大臣們要像朋友一樣交往。”這要放在二十年前,那時仁宗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小兒皇帝,那沒問題。可現(xiàn)在仁宗已是三十三歲,已經(jīng)當了二十年的皇上了,王安石當時才二十一歲,皇帝還看到這樣的字眼,能不反感么?可憐的王安石就這樣被降第四名。而真正的第四名正是那個現(xiàn)在還在酒店里拍著桌子罵娘的楊寘。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又撿了一個狀元??蓱z的王安石就這么被仁宗皇帝給掉包了!但牛人就是牛,盡管王安石一直不提這段往事,而仁宗皇帝卻記住了這個江西小伙子。
王安石和大多數(shù)大宋的進士們一樣,進去當“士”了,21歲的他擔任簽書淮南東路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這個官職在現(xiàn)在看來基本相當于揚州市政府辦公廳的秘書。王安石26歲擔任鄞縣知縣,鄞縣的一把手。30歲任舒州通判,相當于安徽潛山地區(qū)的地級市副市長。36歲擔任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北宋的路相當于現(xiàn)在的省,因此,這個官職相當于目前主管江西東北部和安徽東南部地區(qū)的政法和干部考核工作,權(quán)力很大。
狀元沒當上,但不僅是仁宗皇帝,滿朝大臣都記住了這個被皇帝掉包的倒霉蛋。朝廷多次召王安石進京任職,但他總以家里很窮,負擔很重、母喪己病為借口謝絕了。
嘉祐三年(1058)二月,王安石任提點江東刑獄。十月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相當于現(xiàn)在財政部預(yù)算司司長吧。這年,王安石進京述職,作長達萬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tǒng)地提出了變法主張。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總結(jié)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經(jīng)歷,指出國家積弱積貧的現(xiàn)實:經(jīng)濟困窘、社會風(fēng)氣敗壞、國防安全堪憂,認為癥結(jié)的根源在于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決的根本途徑在于效法古圣先賢之道、改革制度,進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設(shè)想,建議朝廷改革取士、重視人才。
是年,王安石38歲!
蘇軾像
三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果背不出幾首蘇東坡的詩,哪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國人!
宋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老蘇、大蘇和小蘇)父子三人一起,從四川眉山來到京城開封參加科舉考試。父子兄弟同場考試在當時并不奇怪,還有爺孫同考的,畢竟科舉很不容易啊。少年英才蘇軾蘇轍兄弟和父親蘇洵來到京城,立即就吸引了無數(shù)鐵桿粉絲。沒辦法,這父子三人太有才了。老宰相張方平在蘇軾少年時就斷言這是國家棟梁,而后來皇帝在見到蘇軾蘇轍兄弟后,激動得向太后報喜:我給兒孫選了兩個好宰相!這一年的科舉考試群英薈萃,不但有蘇家三父子,還有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請注意,又有曾鞏同學(xué)),而主考官則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
考試完畢,主考官歐陽修對一份卷子非常欣賞,有意把他定為第一。但是,歐陽修看到這份試卷,高興之余不禁得意起來:這么好的文章,只有自己的學(xué)生曾鞏寫得出來呀!得意之余又在尋思:自己是考官,給自己的學(xué)生點第一,這是不是有點……?左尋思,右尋思,還是名聲要緊,避嫌要緊,于是一咬牙一跺腳:曾鞏呀曾鞏,老夫?qū)Σ黄鹉懔?,誰讓你是老夫的學(xué)生呢,你就委屈當個第二吧!
于是乎,少年天才蘇軾同學(xué),就這么莫明其妙地被掉包了!那份讓歐陽修贊嘆不已的文章,正是出自蘇軾之手,而不是曾鞏所作!不少人都說這是蘇東坡考狀元時候的事,其實是在省試??荚囃瓴痪?,蘇軾的母親大人去世,蘇洵帶著兩個兒子回眉山奔喪去了,再回來已經(jīng)是三年后的事了。
實際上,這一科,好比天下英雄華山論劍,可是一場超男大會!除了蘇軾和曾鞏這兩位大家,還有不少后來的文壇大腕,比如蘇軾的爸爸蘇洵、蘇軾的弟弟蘇轍、曾鞏的弟弟曾布。加上主考官是歐陽修,一次考試就拉來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位,除了那個前面被黑的王安石,大宋朝最會寫文章的都到齊了。除了這幾位大文學(xué)家,這科還出了兩位名氣不在他們之下的大思想家:一位叫程顥,另一位叫張載。另外,在政壇上也是人才濟濟,共有九個人官至宰相,可謂黃埔系中的黃埔系,比如大名鼎鼎的呂惠卿、章惇、林希等等。
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蘇氏兄弟守喪期滿。翌年二月,三蘇重返汴京。嘉祐五年(1060年),蘇軾授河南府福昌縣主簿,蘇轍授澠池縣主簿,兄弟倆都沒去赴任。嘉祐六年(1061年),在歐陽修的推薦下,蘇軾兄弟參加名為“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的制科考試。蘇東坡又不出意外地獲得“百年第一”。隨后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這是蘇東坡第一次外出就任。
畢竟是一代大才子,前面的十幾年,蘇東坡的官運還是比較順暢的。鳳翔府四年后還朝,治平二年(1065年),任登聞鼓院判官,又通過學(xué)士院的考試,在治平三年(1066年)任直史館殿中丞。治平三年(1066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xiāng),守孝三年(27個月)。三年之后,蘇軾還朝。此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nèi),因反對新法而與拗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他自請出京。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wù)撔路ǖ谋撞?。王安石頗感憤怒,于是讓御史謝景溫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自己也沒少在皇帝跟前遞小話。蘇軾害怕了,于是又請求出京任職,在神宗皇帝的庇護下,被授為杭州通判。在杭州,蘇軾的通判日子過得既務(wù)實又浪漫,既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那首著名的“欲把西湖比西子”就是此時寫下的。
杭州任滿三年,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軾被改任密州知州。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來到密州當一把手,日子過得怎么樣?我們讀一讀《密州出獵》就知道——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老夫,親愛的密州市一把手,貴庚幾何?
是年,蘇軾38歲!
陸游像
四
談到凄美的愛情,我們想到的不是簡愛,不是朱麗葉,我們想到的是許仙,是祝英臺,是林黛玉,是唐婉。前三者只是傳說,而真實的唐婉的愛情悲劇,緣于大奸臣秦檜科舉“作弊”。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大家更多知道的是陸游與唐婉愛情上的不幸;“早歲哪知世事艱”“家祭勿忘告乃翁”,對他仕途的不順、報國無門,也能從他的詩里行間常常感受到。但是,鮮有人知道,如果科舉不被黑,陸游和唐婉的愛情一定會有美好的結(jié)局。不過,我們就讀不到這么凄美的愛情詩了?,F(xiàn)在不是有個段子么?失業(yè)攻外語,失戀當詩人。
陸游十二歲時,即能作文賦詩,并被“蔭補”為正九品官員??上У氖?,他科舉路上遇上了一個人最不該遇上的人——秦檜的孫子秦塤,這孫子是真孫子啊。在那個公開拼爹的年代,出生比他還牛啊。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陸游進京(南宋的臨安,今杭州)參加鎖廳考試(現(xiàn)任官員及恩蔭子弟的進士考試,也就是專門給官二代設(shè)的科目),名列第一。秦檜大怒,降罪主考官。然而,在第二年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中,陸游又名列前茅。這下秦檜就不干了,直接把陸游給廢黜了,直接把自己的孫子排第一名。宋高宗聽說狀元人選是秦檜的孫子,就大筆一揮,把他挪到了第三名,而把原來第二名點了狀元,可憐真正的狀元陸游被秦檜紅牌罰下,永遠取消參賽資格。陸游的母親可不是楊寘的母親,她老人家哪知道朝廷中的款曲,反而怪罪兒媳婦唐婉這個“狐貍精”纏住了青春年少的兒子,說他們倆囿于閨情、不思功名,于是“東風(fēng)惡,歡情薄”!
是金子多少會發(fā)點光的。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陸游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官。孝宗皇帝想起當年科舉被掉包的事,大發(fā)慈悲,賜陸游進士出身。于是乎,陸游又被“名譽進士”了。要知道,此時的唐婉,早已為人妻了。
是年,陸游38歲!
PS:這位宋高宗點的狀元也不是普通人,他名叫張孝祥,南宋初期最著名的豪放派大詞人,上承蘇東坡,下啟辛棄疾,楊萬里評價他:“當其得意,詩酒淋漓,醉墨縱橫,思飄月外。”張孝祥不光寫的詞跟辛棄疾很相似,在膽略上與辛棄疾也有得一拼。辛棄疾當年單槍匹馬闖入數(shù)萬人的敵營,將叛徒張安國生擒出來,被世人驚為天人。而張孝祥同樣有此壯舉。紹興三十年(1160年),江西臨川的士兵發(fā)生暴動,時任知府的張孝祥聞訊,單槍匹馬獨闖大營,將暴動頭子斬首示眾,全營士兵如睹天神,無人敢動。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初秋,張孝祥為抗金名將虞允文在蕪湖一艘小船上設(shè)宴送行。席間,兩人談起金兵進犯與朝中主和派的所作所為,無不切齒痛恨。張孝祥本來身體就有病,再加上郁悶,酒氣攻心,當天就去世了,年僅37歲。
宋神宗畫像
五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我們都能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但他這首《漁家傲·秋思》沒有更多的人“留意”。范仲淹當年怎么就歸無計了?慶歷四年春,滕子京為什么被謫守巴陵郡?
要搞清這些問題,就得了解當年大宋和西夏長達116年的“百年戰(zhàn)爭”。
宋太祖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王朝后,他和弟弟宋太宗通過武力和外交,基本統(tǒng)一了大華夏民族的農(nóng)耕地區(qū),建立了一個大統(tǒng)一的中華帝國。盡管后來北方游牧民族經(jīng)常騎馬南下,發(fā)生局部戰(zhàn)爭,但以真金白銀和絲綢玉帛為代價,和平與發(fā)展還是大宋王朝的主題。直到公元1038年,西北黨項族出了一個有志青年李元昊,他不甘向大宋稱臣,建立自己的國家,自稱為夏,并發(fā)明了自己的文字,我們現(xiàn)在稱西夏文。兩年后,大宋西線無戰(zhàn)事的大好局面就被打破了,大宋帝國就被拖入了這臺戰(zhàn)爭機器而萬劫不復(fù)了。
戰(zhàn)爭是從仁宗朝開打的,打打和和,談?wù)劥虼?,中間還東北方向的遼也不消停。到治平四年(1067年),好不容易當了三年皇帝的宋英宗去世,穎王趙頊即位,是為宋神宗,大宋第6位皇帝。
宋神宗是一個頗有雄心壯志的君主。他也想和西北那個姓李的少年一樣爭口氣。都是青春少年,這完全可以理解。他在位期間,除了推行新法,以圖富國強兵之外,還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擊敗遼、夏,一雪前恥,開疆拓土,建立功業(yè)。為此,他在熙豐變法中籌建了五十二個軍用物資庫,以為戰(zhàn)備。神宗皇帝雖然不神武,但他也和李元昊一樣不服輸,他就不信這么大的一個中華帝國打不過北邊那么個小毛賊。但是他不知道,他爺爺?shù)臓敔敹ㄏ碌闹匚囊治涞闹螄缹λ诬姂?zhàn)斗力的傷害有多深。宋夏之戰(zhàn)前后打了116年,比所謂的英法百年之戰(zhàn)還打得持久,結(jié)果是打滅了西夏、拖跨了北宋。
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就是在延安附近前線指揮對西夏作戰(zhàn)時的真實心境寫照。當時范仲淹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他的同學(xué)滕子京此刻也在他麾下任職。慶歷新政失敗后,朝廷的政敵就以貪污軍響的罪名追究滕子京,進而打擊范仲淹,這對難兄難弟雙雙被貶。
對于仁宗朝宋夏交戰(zhàn)、契丹趁火打劫的往事,宋神宗一直耿耿于懷,甚至痛哭流涕。他總想一舉消滅西夏,以挾制契丹和吐蕃,顯示大宋國威。熙寧元年(1068年),變法派軍事家王韶向宋神宗上《平戎策》三篇?!镀饺植摺吩趹?zhàn)略上是正確的,但問題是大宋的戰(zhàn)斗機器能否實現(xiàn)!
熙寧四年(1071年),宋神宗設(shè)立洮河安撫司,任命王韶為長官,經(jīng)略河湟。第二年,王韶成功招撫吐蕃部落三十余萬人,拓地二千余里。宋神宗看到了夢想的希望,也堅定了他用兵西夏的決心。
元豐四年(1081年),西夏惠宗欲將河、洮等州黃河以南的土地還給宋朝。梁太后反對,將惠宗囚禁。于是,鄜延副總管種諤上疏宋神宗,認為攻夏時機已到。宋神宗為其所動,決定報仇。
元豐四年(1081年)七月,宋神宗命李憲為主帥,出熙河路;高遵裕出環(huán)慶路,劉昌祚出涇原路,受高遵裕節(jié)制;王中正出河?xùn)|路,種諤出鄜延路,受王中正節(jié)制;五路并進,會師靈州(今寧夏青銅峽東)。五路將領(lǐng)中,李憲與王中正是宦官,高遵裕是外戚(宋神宗的外叔祖),皆非將才。宋神宗如此用人,其結(jié)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元豐四年(1081年)八月,宋軍開始行動。種諤率軍九萬余人攻克米脂城,十月,兵至石州(今陜西橫山東北),因軍糧不繼,又遇大雪,將士凍餓而死者十之二三,大軍潰敗,生還者僅三萬。王中正率部渡無定河北行,入宥州(今內(nèi)蒙古烏審旗西南),糧草斷絕,死亡達二萬人,潰不成軍。高遵裕率部近九萬,十月進抵韋州(今寧夏同心東北),因軍糧不繼,扎營旱海等待接濟。劉昌祚率蕃漢兵五萬,在宋夏邊境擊退西夏三萬兵馬的阻擊,十一月,先于高遵裕部至靈州城下,前鋒幾乎奪門而入。高遵裕為奪頭功,不許劉昌祚攻城,坐失良機。隨后,高遵裕指揮圍城十八日,久攻不下。西夏軍決黃河以灌宋營,并斷了宋軍糧道。大批宋軍凍溺而死,生還者僅一萬三千余人。李憲率軍十余萬,九月收復(fù)蘭州古城,按兵不動,十一月才進抵天都山(在今寧夏海原境)。此時高遵裕、劉昌祚已敗,李憲遂接詔回師。此役,宋軍動員約33萬人參戰(zhàn),除李憲部十萬人看戲外,生還不到5萬人。可憐宋神宗聽到靈州慘敗的消息,夜不能寐,從此染病。
但是,宋神宗并不服輸。
元豐五年(1082年),鄜延路經(jīng)略安撫使沈括與副使種諤建議在橫山一帶筑城,作為進瞰西夏的橋頭堡。宋神宗即派給事中徐禧與宦官李舜舉前往經(jīng)營。徐禧到后,認為永樂(今陜西米脂西北)可以筑城。沈括與種諤則認為永樂易攻難守,不宜筑城。徐禧不采納,八月十五日開始筑城,十四天后完工,宋神宗賜名“銀川寨”。
十多天后,西夏發(fā)兵數(shù)十萬攻打永樂城,而守城的宋軍僅三萬人。沈括建議棄城誘敵;大將高永能建議在西夏軍尚未成列時出擊;將領(lǐng)曲珍建議在西夏鐵鷂子軍渡河將半時出擊。三人的建議均遭徐禧否決。隨后,永樂城水源被西夏軍切斷。曲珍建議襲擊西夏軍最后面的老幼,再遭否決。城中斷水,渴死者十之六七,甚至有人絞馬糞汁當水喝。九月二十日,西夏軍攻破永樂城,宋軍幾乎全軍覆沒,徐禧、李舜舉、高永能死于亂軍之中。
十月一日,宋神宗聞訊,在早朝時面對群臣失聲痛哭。兩次舉全國之力和西夏決戰(zhàn),兩次慘敗,徹底擊碎了宋神宗的夢想,他徹底崩潰了。從此,宋神宗病勢日重。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五日,宋神宗含恨而逝,享年38歲?。ū疚淖髡邽樽T玉平)
- 2023-10-31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感受閱讀的意義
- 2023-10-31《天龍八部》手稿首次公開亮相
- 2023-10-31上海書城煥新歸來 “以書為城”點亮燈火
- 2023-10-31《新時代 我們一起學(xué)雷鋒》系列讀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