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地吸收,才能智慧地輸出。
________________
常有學生讓我?guī)椭_書單,他們覺得肯定有一個“強大書單”形成的知識體系,支撐著一個人的思想輸出。
我特別理解學生對好書的渴求,但我一般都拒絕了這種請求。兩個理由:第一,一般指望別人開書單的人,可能都不怎么讀書,開卷有益,讀就行了,哪有那么多說道;第二,讓人開書單,一般都帶著某種想在讀書上“走捷徑”的訴求,繞過“浪費時間的無用之書”。這不是讀書應有的態(tài)度,讀書是一件需要繞遠路的事,偷不了懶。書單是私人讀書的結果,是困惑、尋找、遇見的過程,不是可以繞過這個博覽過程而直接享受的結果。一個能開書單的人,讀了千本書也許才能開出十幾本書,你照書單只讀這十幾本,捷徑就是巨大的“知識折扣”,吃了大虧?。?/p>
大學者講課、大作家寫文章時旁征博引,休謨、海德格爾、王爾德信手拈來,是因為書單里有休謨和王爾德,或者寫文章前碰巧讀了海德格爾,才“拈來”的嗎?當然不是,是繞遠路看風景的思想積淀。博覽群書,無功利、繞遠路的海量閱讀,形成了寬厚的知識塔基和靈敏的心智結構,讓自己在輸出時可以達到“知識自由”“引證自由”:不會產(chǎn)生書到用時方恨少、話到嘴邊說不出的輸出障礙。
社會學家安德魯·阿伯特把這種表達輸出時的“知識自由”稱為聯(lián)想式致知,游刃有余地形成聯(lián)想,將事物彼此關聯(lián),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就像錢鐘書,隨便一個關鍵詞,能從古今中外的知識史鉤沉中講個半天,并且告訴你某個哲學家的某段話在某本書的哪一頁,那本書在我書房第幾個書架第幾層左邊數(shù)第幾本。要做到有效的聯(lián)想式致知,你的頭腦必須充滿知識,與你看到的新事物聯(lián)系起來:事實、概念、記憶和論證,它們像許多小鉤子一樣起作用,抓住你所面對的文本中的東西。這個鉤子像觸角一樣,又能把新材料新知識“吸附”到既有的知識體系中,讓大腦成為一部移動的百科全書,在問題分析和公共事務上輸出自己的洞見。
鄭也夫教授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文史哲是學習社會科學的基礎,他特別推崇王國維,說他在文、史、哲3個方面是全才,沒有一個短板。金字塔成就了他的高度。底座太大了,底下3個最要緊的支點,伸展開去支撐起來,不得了。文史哲的知識,都不是“有用”的知識,而是“繞遠路”去問一些日常生活不會問的問題,舍近求遠,追根溯源,打一口有源頭活水的思想深井。就像一棵樹,不知道日后長多大多高,那就先把根扎得深一些遠一些。
“聯(lián)想式致知”這種強大的知識勾連能力,就是長期繞遠路的讀書生活中形成的,無目的,無功利,不只是讀今天的暢銷書,從暢銷書的文獻目錄中看到一個學科的經(jīng)典,“繞遠路”去讀古希臘哲學家的書,讀孔子孟子,讀圖書館里蒙上灰塵的舊書閑書。了解某段歷史,“繞遠路”也去讀一讀古羅馬史,讀讀修昔底德,知識的金字塔基越來越廣闊,有一天就會發(fā)現(xiàn),知識和思想是相通的,人性是連在一起的,今天不過是歷史的延續(xù),往昔是今天的異鄉(xiāng),大地不過是星空的邊線,太陽底下并無多少新事。
這里涉及一個重要問題:讀書和知識是如何內化到一個人思想中的?很多人覺得是靠“儲存記憶”,像硬盤儲存信息一樣,讀了什么東西,當時有感慨,記到筆記里,形成某種印象,就儲存到記憶去了,使用時再去“調用”。實際上,到了高等教育階段,知識的內化已經(jīng)不是死記硬背、直腸式硬盤式的“儲存記憶”,而是靠有機的“網(wǎng)格化檢索”。什么叫網(wǎng)格化檢索?就是讀書過程中對知識進行積極的處理,通過分類、重組、對話、標簽、批判式思考,使其進入你的知識網(wǎng)絡。
這個知識網(wǎng)絡不是一個個分散的“知識點”,而是互相聯(lián)系、彼此嵌合、觸類旁通的知識形成的網(wǎng),書越讀越多,這張網(wǎng)會越來越大,形成井然有序的“分類框架”。當你讀一本新書時,這張網(wǎng)會將新知“網(wǎng)”入其中。腦子里的這種知識網(wǎng)格,就像長到你身體里的圖書館,平時退隱入背景形成“緘默知識”,用時可隨時分類檢索,形成信手拈來的聯(lián)想和提示效果。讀書的過程就是“結網(wǎng)”,讓這個網(wǎng)足夠大,才能網(wǎng)住新知,避免水土流失讀了白讀。
按哈佛大學原校長博克的說法,形成批判性思維要跨越兩個階段,即“無知的確定性”(以標準答案為導向的應試階段)和“有知的混亂性”(大學的博覽群書階段)。要進入批判性思維境界,必須有一個“有知的混亂性”階段,也就是充分積累,繞遠路接觸盡可能多的知識,才擁有“對判斷進行判斷”的批判性資本。只知其一,等于無知,也就是“無知的確定性”。繞遠路讀了很多書,知其二、其三,才有能力進行舉一反三式的知識調用,對“其一”進行批判性思考,從而作出關于其四、其五的創(chuàng)造性判斷。
讀書需要在笨辦法、笨功夫、笨投入中去積累,才能在飽滿的內存支撐中成就作品。繞遠路,需要克服很多枯燥,克服那種變現(xiàn)的功利,才能享受“繞”的過程。
學生問我某個問題,我是知道答案的,但我一般不會直接告訴他,那叫“喂養(yǎng)”,而是讓其自己讀書檢索。這么繞一下,答案才會屬于他。講座之后,我一般也拒絕給學生課程PPT,PPT似乎是知識的捷徑,好像有了它就不用認真聽課了,我不喜歡這種捷徑思維。課堂包含著論證和展開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支撐的“PPT知識點”一點兒用都沒有,那只是“點”,無法連成“線”并形成“面”。笨拙地吸收,才能智慧地輸出。
曹林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3-05-24《遠道蒼蒼》:華僑歸國建了一條“中國人的鐵路”
- 2023-05-22一位ICU醫(yī)生的病房手記——《人生難得 你很值得》在鐘書閣發(fā)布
- 2023-05-22去小鎮(zhèn)走走
- 2023-05-22神奇秀雅朝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