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石無光,歲月有情
以石比德,當下我們?nèi)绾钨p石
中國歷來有賞石愛石的傳統(tǒng),古典園林建筑有“立石”,書齋清供則有“供石”,賞石是文人雅士經(jīng)久不衰的一種風尚,寄寓了國人特有的自然觀和宇宙觀。
早在宋代,蘇軾、黃庭堅和米芾等文人就以愛石聞名,“米芾拜石”的故事為后人爭相傳頌。國人拜石,皆因以石比德,石德即仁德,沉靜淡泊,不嘩眾取寵,堅硬頑強,寧碎不彎,胸懷錦繡,不言自重,可以說,石頭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格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象征。 ——編者
石建邦
我曾結(jié)交的兩位藏石家,姜雷先生是傳統(tǒng)賞石的一個代表,凝聚了數(shù)十年兩代人的心血積累。他的藏石,品種多樣,面貌各異,然均由前人舊家遞藏而來,可謂流傳有緒。丁文父先生原是中國古典賞石研究的先行者,但近年來,他站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上,大膽提出賞石也要“向前看”的觀點,向傳統(tǒng)開刀。兩位收藏家收藏觀異中有同,繼承中有生發(fā),對于我們?nèi)绾沃匦聦徱晜鹘y(tǒng)文化,或有借鑒。
底座里的上古遺風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這首傳誦千古的名詩寫于山東,也許可以看作人類賞石愛石崇拜石頭的最好注釋。青島撥云軒主人姜玉君、姜雷兩代人精心蒐集古典賞石珍藏,可以說,即為對傳統(tǒng)的映照。
姜玉君畢業(yè)于中央工藝美術(shù)學院,是吳冠中為數(shù)不多的早年學生。說到古典賞石的收藏,姜先生說這其實和他當年在美院的學習生活,和老先生們的交往,耳濡目染,關(guān)系很大。上世紀80年代末,公派去美國學習考察,住在紐約很長一段時間。業(yè)余時間,他跑遍各大美術(shù)館、博物館,如饑似渴地學習欣賞古今中外如煙似海的藝術(shù)品。這份海外閱歷,促使姜先生開始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中國舊有的東西。
姜先生收藏古典賞石,他牢牢把握兩個準則,首先,東西必須要完美無缺,不能是殘次品;其次,石頭之外,必須要有原配的老座子。這兩條缺一不可。姜先生只收藏老石頭,這里所謂的老和舊,是指它很早就被前人把玩、欣賞和收藏過,而不是剛剛從地底下挖出來的原生石,新舊的分別就在這里。所以,座子的新舊倒成為判別石頭老不老的主要手段。我很佩服姜先生這兩條收藏標準。眼光好,懂得克制,大凡優(yōu)秀成功的收藏家,兩者缺一不可。
撥云軒賞石的一個特點是石頭的品種多,除常見的太湖、靈璧、英石等大宗外,還有嶗山石、青州石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石種,有待于專家的進一步確定考證。另一大特點是賞石的座子花式很豐富,粗分就有蘇作、粵作、京作和魯作四大類。蘇作精細整飭,粵作花哨玲瓏。京作也即宮廷作,則顯得高貴華美。我在姜府寓目的那些魯作底座,拙樸大氣,渾然高古,讓我大開眼界,江南地區(qū)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風尚。這里不妨多說幾句。
初看這樣的魯作風格,我們開始誤以為是當初那些山東工匠的手藝粗糙,甚至有“偷工減料”之嫌,和蘇作、粵作之精工細巧沒法比。但審視摩挲良久,我似若有所悟。看到這些魯作座子大多模仿明式家具風格中的供桌樣式,簡潔明快。我不禁想到,山東泰山乃中國最尊崇之山,它又名岱宗。陳從周說,“岱者代也,東方萬物之始交代之處,為群岳之長。”歷代帝王登臨泰山封禪祭祀,“表面上是祭天,實際上是告民”,它是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和社會繁榮的象征。再聯(lián)想到山東特有的泰山石敢當,以及蓬萊仙境等等崇拜,我突然領(lǐng)悟到,這些魯座山子,其實不是用來做藝術(shù)欣賞的,或者說審美是其次的,最主要的它承載著一種供奉的功用,是一種敬畏天地的崇拜之物。正是存在著這樣一種類似宗教意味的石頭崇拜,所以這些石頭首先不是藝術(shù)品,主要初衷不是被人用來把玩欣賞的,是放在供桌上讓人尊敬禮拜的,因此它的座子也就用不著四面修飾。大樸不雕,也許這正是這些魯作座子高妙的地方。
齊魯大地,從來就是禮儀之邦,孔孟之道流芳百世,儒教深入人心。即便是這些古人留下的石頭和座子,也讓我們撫觸到濃濃的上古遺風,是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好課題。
賞石也在不斷嘗新
丁文父先生在中國賞石圈很有名,曾在古典賞石研究方面作出過許多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比如他的幾部著作,《御園賞石》(2000年)和《中國古代賞石》(2002年)還有稍后的《石盆雅趣》(2010年)等專著,直到現(xiàn)在,仍是洛陽紙貴,風靡石界。
丁先生是北京大學考古系高材生,他一直就是位好學敏求的學者型收藏家,對許多門類的古器物均有濃厚的興趣,精深的研究。但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意識和理性精神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丁先生并不因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這些年來,他站在全球文化的視野高度,重新思考中國賞石文化中一些至為關(guān)鍵的問題。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一千多年以來,我們的賞石傳統(tǒng)和審美習慣,特別尊崇石頭外形的“純?nèi)惶斐?rdquo;,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對石頭形態(tài)作人為的修整,也往往要依據(jù)“天然”為第一法則,刻意地去除人為的痕跡,竭力要做得“宛若天成”,天衣無縫。
這固然無關(guān)對錯,但為什么不可以改變一下?“為什么‘人為’不可以向著‘非自然’的方向努力?為什么‘人為’不可以‘以變其美’?為什么‘人為’不能改變自然造化?造物固然可以為師,但千百年來為什么我們總是要‘師法自然’或者至今仍止步于‘師法自然’呢?”
多年來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一時找不到滿意的答案。賞石要“向前看”,路在何方?尤其當丁先生在西方生活了許多年,對西方美術(shù)的發(fā)展歷史有了相當認識,特別對羅丹、亨利·摩爾和赫普沃斯等雕塑大師的創(chuàng)作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他開始進一步詰問自己:“小說可以換個寫法,音樂可以換個譜法,戲劇可以換個編法,繪畫可以換個畫法。為什么賞石不可以換個‘作’法?”
事實勝于雄辯,只有作品能證明一切。落實到具體的創(chuàng)作方法上,丁先生大刀闊斧,直截了當,采用簡潔的“一刀”,將賞石切開,呈現(xiàn)出一個全新的線面關(guān)系和空間結(jié)構(gòu),將頑石從自然之物蛻變升華為藝術(shù)之物,從而賦予更多的精神內(nèi)蘊。這一刀,意味深長。
《千年之石,只欠一刀》系列直接使用具有傳統(tǒng)文化意味的中國賞石,每個大小從十幾厘米到六七十厘米不等,姿態(tài)紛呈。計有太湖石三塊、靈璧石十五塊,靈璧石中還有一塊比較少見的黃靈璧。突破千年審美桎梏,將這些賞石大膽“開刀”后,既讓它們各自形成無法預(yù)料的塊面和空間關(guān)系,又讓作品本身宣告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的決裂,充滿現(xiàn)代精神光華。
一刀制勝,其實真正做起來是不是有很多難度呢?我曾問丁先生。
丁老說,確實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產(chǎn)生,開始時怎么切,什么角度,切開會是什么樣子,都是問題。而且,石頭又這么重,雖然有工人幫助制作,但全程都要自己拿主意,做決定,做選擇。在具體切割制作的過程中,切壞了很多,一次次失敗,可以說大半以上是廢品。后來漸漸有了些經(jīng)驗,也常常有一些驚喜發(fā)生。比如那塊最大的黃靈璧,開始外表看起來平平無奇,一刀下去,切開來,發(fā)現(xiàn)里面竟有那么復雜曲折的結(jié)構(gòu)和塊面關(guān)系。
如果從更大的層面來看,丁文父的這些作品,令人聯(lián)想起現(xiàn)代藝術(shù)史上杜尚的作品“小便池”,聯(lián)想起意大利畫家封塔納在畫布上的鋒利“一刀”,在當代文化藝術(shù)界無疑具有特別的意義。丁老由學者向藝術(shù)家的大膽“轉(zhuǎn)身”,魄力之外更多的是基于他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和對中西方文化異同的深刻認識,還有他那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一點尤其讓人欽佩。
相關(guān)新聞
- 2020-04-09不要在深夜里痛哭
- 2020-04-08屋檐下的風景
- 2020-04-08【人民戰(zhàn)“疫”文藝作品】疫后清明
- 2020-04-08我心中的“如意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