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隴上小江南”
這里是大西北的“綠寶石”
這里是絲路上的一顆“明珠”
這里是羲皇故里——天水
正如范長江先生在《中國西北角》中寫道:
“甘肅人說到天水,
就等于江浙人說到蘇杭一樣,
認為是風景優(yōu)美,物產(chǎn)富裕,
人物秀美的地方”。
天水
既有北方的粗獷厚重
又兼具南方的鐘靈毓秀
因而造就了其獨特的風味美食
夏日炎炎
何不去天水“嘗嘗鮮”
呱呱
在天水
“天水呱呱”說它是第二
其他小吃絕不說自己是第一
這個被譽為“秦州第一美食”的呱呱
緣何如此誘人
在于它的悠久歷史
天水呱呱歷史悠久
關(guān)于它的來歷有兩段傳神的故事
一是相傳西漢末年隗囂(wěi áo)割據(jù)天水
其母塑寧王太后嗜好呱呱
每隔三日必有一食
呱呱遂為皇宮御食
后隗囂兵敗,亡命西蜀,御廚逃離皇宮
在天水城中租一鋪面經(jīng)營呱呱
于是呱呱遂在民間流傳開來
另一種傳說明代有一劉姓父女
在原蕎麥涼粉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了呱呱
無論是哪種傳說
足見呱呱在天水綿延已久
在于它的色香味
夏日清晨
伴隨著巷子里傳出的吆喝聲
整個城市便舒展了腰身
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起早的人們
也開始在街頭巷尾穿梭
尋找著自己熟悉的味道
或許是豆?jié){油條
或許是蔥油餅
但那碗黏糊糊的呱呱一定要有
或許對于天水人
一碗呱呱便是一天的開始
呱呱在天水的本名是“鍋巴”的意思
是用最純正的蕎麥不斷攪拌制作而成
一鍋呱呱看起來簡單,實則工序繁雜
從蕎麥、辣椒、芝麻等選材到制作就需20道傳統(tǒng)工序
前后近20個小時才能完成
每一個步驟都要嚴格把關(guān)
才能出來一鍋色澤亮黃、口感綿軟的呱呱
倒入醋汁、拌上芝麻醬,最后再來勺辣椒油
一碗地道的天水呱呱便出爐
除了直接干拌的吃法
呱呱夾饃也越來越受年輕人喜愛
“丫丫(天水方言,意為阿姨),
要一個呱呱夾饃,辣油多些”
打包一份呱呱夾饃
在趕路的時候邊走邊吃
綿密香辣的呱呱
包裹在清晨烤好的白餅子里
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
回味無窮
這碗“舌尖上的非遺”
承載著幾代人的匠心
是天水人看得見、摸得著、
吃得到的時代記憶
那一木勺
攪動的不僅是賴以生存的生計
更是濃濃的鄉(xiāng)愁和深厚的文化根脈
面魚(鍋鯫zōu)
炎炎夏日咥上一碗漿水面魚
最能撫慰心里的燥熱
鍋鯫(zōu),又稱“面魚”
是天水當?shù)爻R姷囊环N面食
后來也叫“漏魚”
這些名稱雖然有“魚”字
但其實沒有半點葷腥
只因形似小魚、蝌蚪而得名
早年間,面魚主要用玉米面粉制成
玉米面有白色和黃色兩種
白玉米面做的鍋鯫潔白似玉、晶瑩透亮
黃玉米面做的則金黃燦爛、溫潤誘人
而現(xiàn)在的鍋鯫通常是玉米淀粉、豆面而制
工藝相對玉米面魚有很大改進
口感更加順滑
若要制作鍋鯫
最正宗的還是要用柴火鍋
柴火灶受熱均勻、火候大小正好
可以保證馓飯不焦且味道最好
漏出來的鍋鯫色香味俱全
當然城市里做出來的那碗面魚
無不是一份鄉(xiāng)愁的寄托
做鍋鯫首先得做馓飯
鍋里水開后將一只裝有玉米面的小篩子
來回抖動拋灑進開水里
一只手拿起木勺順時針用力不停地在鍋里攪動
攪勻后蓋上鍋蓋慢火燜三到五分鐘
等揭開鍋蓋看到氣泡“撲哧撲哧”地往外冒
馓飯顏色變黃形成糊狀時
就說明馓飯做好了
接著就是最重要的步驟
準備兩盆涼水
將做好的熱馓飯
用大勺子從鍋里盛出來放到漏勺里
用大勺子在漏勺中滑動擠壓讓其通過圓孔
熱乎乎的馓飯順漏斗擠壓出來
一條條光滑的鍋鯫便落入清水
宛如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魚兒
鍋鯫能配臊子也可搭漿水
無論是哪種口味
那滑溜溜的觸感
總能讓熟悉的記憶在天水人的味蕾中蘇醒
迎著傍晚的微風
天水到了一整天最清涼愜意的時候
挑一處小餐館
一時間在濃郁鮮香的“臊子面魚”
和酸爽可口的“漿水面魚”里無法抉擇
突然“噗嗤”笑出了聲
“成年人不做選擇
我全都要”
涼粉
天水的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
用蕎麥面制成的黑涼粉糯軟滑爽
用豌豆制作的白涼粉晶瑩透亮
用扁豆制作的黃涼粉爽滑彈嫩
……
天水本地的涼粉通常有兩個“小名”
一個叫“撈撈”,一個叫“削削”
“撈撈”是撈成長粉條狀涼粉
“削削”是削成長條形的薄片
一個爽滑,一個筋道
形狀不同口感也不同
但不論哪種涼粉
調(diào)入油潑辣子、芝麻醬、醋、醬油、
芥末、蒜泥、精鹽、花椒面等佐料后
都會讓食客食欲大增,胃口大開
特別在盛夏時節(jié),一碗涼粉下肚
全身涼爽 暑氣全消
天水涼粉制作和呱呱、馓飯等如出一轍
都需要將面粉灑在鍋里不停地攪拌
剛出鍋的涼粉黏唧唧宛如漿糊般
吃一口則味同嚼蠟
但經(jīng)過一晚晾曬凝固后的涼粉
則如玉般晶瑩剔透
不斷地撩撥著人們的味蕾
天水人的夏日美食
在一碗漿水里
在一份沉淀中
他們用聰明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
將一個個簡單樸實的材料作出花來
不斷地更新著屬于自己的美食版圖
吸引著無數(shù)南來北往的人們
除了以上清爽美食外
說起天水人的夏日解暑神器
大櫻桃和蜜桃怎么不算呢
一起接著流口水
天水大櫻桃
上世紀80年代
天水引進了大櫻桃種植
以秦州區(qū)為中心的櫻桃逐漸頗具規(guī)模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優(yōu)勢
造就了天水大櫻桃的獨特性
“色澤鮮艷似瑪瑙,肉厚汁多媲仙果”
秦州區(qū)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雨量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獨特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
配以日趨成熟的栽培技術(shù)
造就了“秦州大櫻桃”
色澤艷麗、含糖量高、含酸適度的獨特品質(zhì)
2018年
“秦州大櫻桃”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認定為
全國地理標志農(nóng)產(chǎn)品
為了夏日就能吃上香甜的櫻桃
秦州區(qū)果農(nóng)會給櫻桃“蓋房子、穿衣服”
以此延長櫻桃成熟時期
其中大棚種植櫻桃每年5月便可上市
套袋櫻桃成熟期可以延遲至7月初
這樣一整個夏季都可以徜徉在櫻桃的海洋里
如果你想吃味甜個大的
一定要去街邊的挑貨郎那里買一斤
嘗嘗那一口新鮮
外地游玩的朋友
說不定也會遇到一個可愛的大叔
一邊稱一邊送
當然,千萬別擔心缺斤少兩
因為天水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去喊話了
“大櫻桃就像使者
代表著天水的形象
傳遞著這座城市數(shù)千年的文明”
商販們絕對不會砸了自己的飯碗
更不會為自己的家鄉(xiāng)抹黑
來天水
定會讓你滿載而歸
順帶感受一把天水人的善良熱情
香甜可口果肉飽滿的大櫻桃
定會給你整個夏天
最甜蜜的記憶
秦安蜜桃因原產(chǎn)于“瓜果之鄉(xiāng)”天水秦安而得名
得益于獨特的氣候土壤資源優(yōu)勢
秦安蜜桃色艷味美,營養(yǎng)價值高
素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美譽
并榮獲"中華名果"稱號
還被列入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
秦安縣蜜桃栽培歷史悠久
曾有歌謠:“石窯兒,九橋兒,秦安出的好桃兒。”
據(jù)《秦安志》記載
500年前秦安就有桃栽培
古代桃主要在臘家城(今古城)
顯親故城(今葉堡鎮(zhèn))一帶
北宋曾有“城北十里桃苑川”之說
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追著四月的風
可漫步于百里桃林
碩果累累 芳香四溢
迎著六月的驕陽
躲在樹蔭吃上一口蜜桃
沁人心脾 好不快活
盛夏之際紅艷艷、黃燦燦的桃子
一串串、一排排地壓彎了枝頭
此時整個秦安城
被濃郁的花香、果香、甜香包裹
一瞬間甜津津、清清涼
春來花似海,夏熟果如蟠
秦安蜜桃
儼然成為秦安的一張靚麗“名片”
在外的游子
若是在夏日吃上一顆蜜桃
便足夠慰藉味蕾里的鄉(xiāng)愁
甘醇濃厚、溫和香甜
最是那不經(jīng)意的時間流轉(zhuǎn)中風味長存
人們總是習慣用美食去記憶一座城市
《舌尖上的中國》曾說: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
只有故鄉(xiāng)的味道熟悉而頑固,
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tǒng),
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
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xiāng)。”
六月的天水
注定熱鬧非凡
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即將隆重舉行
全球華人紛紛前來尋根祭祖
彼時
這里的一磚一瓦、一飲一食
最能撫慰遠道而來的人兒
- 2023-06-122023(癸卯)年公祭伏羲大典將于6月22日在天水舉行
- 2023-06-12做好公祭伏羲大典各項籌備工作確保節(jié)會活動萬無一失
- 2023-06-09公祭伏羲大典文化豐碑搭建及環(huán)境布置工作正有序推進
- 2023-06-09④人文·創(chuàng)世紀·伏羲|天水伏羲廟匾額中蘊藏的文化內(nèi)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