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箴言】
人徒知治民之難,而不知治吏為尤難。蓋吏與官比,詭詐易生。民遠于官,不能知理法,誤然而犯,宜若可矜。吏則日處法律中,非不知也。小過不懲,必為大患,無所忌憚矣。嘗聞:治民如治目,撥觸之則益昏;治吏如治齒牙,剔漱之則益利。
——元•張養(yǎng)浩《牧民忠告》
【深意淺說】
張養(yǎng)浩此說,當然是經(jīng)驗之談。一個官員要治理一個地方,既要善于治民,更要善于治吏。老百姓因為不懂法可能誤觸法網(wǎng)而情有可原,而天天與法律打交道的吏,則可能利用法律的漏洞,故意鉆空子做壞事,明知故犯,魚肉百姓。從歷史上的各類小說戲曲、詩詞歌賦,以及民間諺語笑話等等來看,中國古代有關(guān)吏的各類敘述中,吏都是非常負面的形象。明朝的海瑞也說:“今之為吏者,每以得利為夸。惟以得利為夸,故百端作弊,無所不至。時以狗吏呼之,賤之也。”
《說文解字》對吏的解釋是:吏,治人者也。在先秦兩漢時期,官與吏的區(qū)分不大,位高權(quán)重的地方官員叫作封疆大吏,后來專管官員選拔任用之類的部門還叫做吏部。不過越到后來,官與吏的區(qū)分就越大越分明??婆e取仕之后,獲得功名出身的可以做官,而衙門中從事實際工作的吏則少有升遷機會。所以說,吏是“庶人之在官者”,身份永遠是民而不是官。
雖說州縣官是親民官,直接與老百姓打交道,但實際上老百姓很難見到州縣官這些“父母官”,與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就是這些吏,以及比吏地位更低、品行更壞的役,即衙役差役皂隸之類。明清時期地方衙門里有“三班六房”,其中的“六房”,就是吏的工作部門,對應中央機關(guān)的六部,為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各房的吏叫做吏書或書吏,也簡稱“書”,如刑房的叫刑書,兵房的叫兵書,戶房的叫戶書。他們是地方衙門中的專業(yè)人士,既懂得各種律例,也擅長文秘書寫和管理,實際上非常有權(quán)勢。如《水滸傳》中的宋江“宋押司”,是一個呼風喚雨的小吏。
古代這些房科,與今天縣級政府的各局委是不一樣的。而今的局委在性質(zhì)上屬于行政部門,而古代的衙門房科是司法與行政合一的機構(gòu),其處理的司法事務(wù)往往要多于行政事務(wù)。州縣衙門面對大量的司法裁判案件,而這些案件基本上按照性質(zhì),由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分別辦理,由知縣進行審判。所以,精通各種法律條文以及相應判例,是他們的看家本領(lǐng)。對于科舉考試出身的官員來說,律例是他們的短板,而長期在衙門工作的吏們,其長處恰恰就在于精通律例。這樣,官和吏實際上形成互補的局面,誰也離不開誰。
俗話說,“鐵打的胥吏流水的官”“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就是說,官員是流水一樣變動的,而吏則扎根當?shù)?,長久不變,甚至將其專業(yè)技能傳授給下一代,形成世襲。吏長期在一個地方任職,就會形成復雜的關(guān)系網(wǎng),建立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長期從事一項工作,就會對工作內(nèi)容相當熟練精通;很難得到升遷,被官員像奴仆一樣對待,就失去上進的動力,會越來越無恥奸猾。
地方治理中,官員根本離不開這些具體辦事人員,但如果不能有效約束這些胥吏,他們就會無限使壞。所以,對于這類人物,正如張養(yǎng)浩所說,就像治療牙病一樣,要勤快刷牙,剔除牙縫中的殘留;對于壞牙齒,還要不惜連根拔掉。
?。喊l(fā)芾)
【人間草木】
名稱:黃花棘豆
分布:蘭州、白銀、定西、臨夏、甘南、隴東、武威、金昌、張掖、酒泉
簡介:黃花棘豆,多年生草本。花期6-8月,果期7-9月?;ê腿萑胨?,花有利水的功效,治各種水腫;全草主治肺熱咳嗽、痰飲腹水、體虛水腫、脾虛泄瀉等癥。為干旱草原沙漠常見植物,對于固沙和防止沙化具有重要價值。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4-07-23官弱吏強是明清時期官場常態(tài)
- 2024-07-10《去偽齋文集》:為政當思民疾苦
- 2024-07-11《說苑?建本》:先富后教,治國之本
- 2024-07-12《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