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漢代以前,甘肅已是東西方交流的交匯地帶,其境內(nèi)出土了很多漢唐時期的珍貴歷史文物。其中,20世紀60年代末,發(fā)現(xiàn)于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東漢墓葬的銅奔馬,以超凡的鑄造技藝著稱于世,其造型瀟灑俊逸,既有風馳電掣之勢,又符合力學平衡原理,成為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品中罕見孤品,也被認為是古絲綢之路人文商貿(mào)往來的使者和象征。
近日,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王琦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細說銅奔馬成為中國旅游標志以及東西方文明交流使者的故事。
【同期】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 王琦
改革開放以后,旅游事業(yè)剛剛起步,為了擴大宣傳和影響,(原)國家旅游局,就準備在各種圖案或者是文物、景點中選擇一個標志性東西,作為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它是奔騰向前的姿態(tài),寓意中國旅游事業(yè)奔騰向前。再一個意思,馬,自古以來,它一直是人們的交通工具,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因此也有)鼓勵人們,向天馬縱橫,盡情旅游,基于這些元素,它才選為中國旅游標志。
【解說】談及銅奔馬為何會出現(xiàn)在偏遠的河西走廊,王琦梳理稱,這與當時歷史息息相關。
【同期】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 王琦
中國古代漢族的馬主要用于拉車或者是耕地。到了漢武帝時期,特別重視對軍馬的培養(yǎng),在河西走廊(甘肅)武威至張掖之間有一個草原叫大馬營草甸,設立了中國第一個官營軍馬場。(將)汗血寶馬還有良馬跟當?shù)孛晒篷R進行雜交,培育出了非常著名的河西馬。河西馬走馬走對側步。我們現(xiàn)在在銅奔馬也可以看到步伐是對側步的步伐。所以,我們就通過對比認為,首先,大宛國汗血寶馬,它是走對側步的高手,蒙古馬身體特別強健,銅奔馬應該是汗血寶馬和蒙古馬進行雜交培育后,繁殖出來的后代,也就是河西馬,(銅奔馬)的原型也就出現(xiàn)這個地方。
【解說】自1969年出土以來,銅奔馬曾多次赴海外展出,引起世人極大興趣,一度出現(xiàn)了“四海盛贊銅奔馬”的熱潮。2002年,作為國寶級文物的銅奔馬,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對此,王琦解釋稱,是為更好就地保護。
【同期】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 王琦
(銅奔馬)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之一,就是因為它是孤品,是絕品,避免發(fā)生一些意外的事情,還是為了更好保護、保存它。
【解說】王琦坦言,保護措施不僅如此,每年5月1日至10月15日,銅奔馬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出,其余時間進行維護保養(yǎng),保養(yǎng)期間,由銅奔馬復制品代為展出。
王琦表示,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本身就是東西方不斷相互學習的過程。而代表青銅冶煉最高工藝的銅奔馬,同時兼具東西方各自“優(yōu)秀的元素”。
【同期】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 王琦
絲綢之路一直是東方和西方相互學習的(渠道),通過現(xiàn)在一些考古發(fā)掘,現(xiàn)在我們逐漸有一種更多的認識,當時中國青銅鑄造業(yè)可能由西方傳入,咱們國內(nèi)最早的青銅器是在甘肅(發(fā)現(xiàn)的),它含有砷這個元素,當時同一時期,西方青銅器也是含有砷這個元素,但是后面,中原青銅器里面就不含砷。
【解說】近年來,不再出境展覽的銅奔馬,仍然吸引眾多國家游客源源不斷地慕名而來,以銅奔馬為“鎮(zhèn)館之寶”的甘肅省博物館成為絲綢之路旅游線上的重要打卡地。與此同時,博物館開辟的各類線上展覽,也讓更多海內(nèi)外觀眾通過銅奔馬了解東西方文明互鑒的“影子”。
艾慶龍 馮志軍甘肅蘭州報道
相關新聞
- 2022-03-17【二十四節(jié)氣】古人為何特別重視“春分”
- 2022-03-17【溯源甘肅】漢代甘肅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 2022-03-10“大漠”“落日”在“蕭關”——王維《使至塞上》正詁
- 2022-03-10人文臨夏 | 黃河“飛橋”考辨
精彩推薦
- 【視點】春風吹拂 綠染山川
-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堅定甘肅省干部群眾抗疫決心
-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精心守護校園安全和師生健康——甘肅省教育系統(tǒng)積極有序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 蘭州市城關區(qū):“抗疫志愿者車隊”情暖抗疫一線
- 蘭州:清潔城市筑牢疫情防線 環(huán)衛(wèi)工人每日清運2200噸垃圾
- 總投資7.2億元!優(yōu)然牧業(yè)靈臺縣萬頭全群奶牛養(yǎng)殖示范園區(qū)項目開工
- 蘭州高新區(qū)定遠鎮(zhèn):做好核酸檢測 護好市民“菜籃子”
- 21日蘭州市有分散性小雨最高氣溫有所下降